
本报记者 裴龙翔 车辉 陈骁 于芊芊大的正规配资平台
11月5日至10日,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全球最大的会展综合体——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如期举办。8年来,进博会“朋友圈”越扩越大,也给新老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北京斯路通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晋兰加(Chiranjaya Udumullage)的故事,就是8年进博篇章中的美丽一页。
再小的生意也能在这里做出成绩
连续8次参加进博会的晋兰加已经是展位上的“明星”了,路上不时遇到打招呼的“粉丝”,他总是热情回应。整个进博会期间,他不仅要在国家馆和消费品馆之间穿梭,还同时运营着3个直播账号。他的直播间单场观看量最高超500万,单场订单量最高超3万单。
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、饼干、腰果、辣酱、手工艺品……得益于晋兰加的牵线搭桥,来自“印度洋上的明珠”的各类产品在历届进博会上大展风采,收获了远超预期的销量。
晋兰加高中毕业后,凭借奖学金来到中国求学,他先后在天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。最初,他的职业规划是一名IT工程师,但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,让他看到了新的可能。正当他积极考察中国市场的时候,首届进博会让他找到了将家乡产品推向中国的良好机遇。
首届进博会让他大开眼界,无数进口产品汇聚一堂,而其中蕴含的各类商机更让他逐渐体会到:“只要产品过硬,再小的生意也能在这里做出成绩。”他记得首届进博会,有位客商专程前来寻找锡兰红茶,与他不期而遇,双方于是开启了持续的合作。由此,晋兰加坚持深耕中国市场,将更多同胞带进了中国广阔的市场。
在直播间打开中国市场
进博会帮助晋兰加打开了中国市场,也让他掌握了做好生意的“窍门”。2021年,第四届进博会期间,晋兰加带来了一场特殊“展演”。受中国直播经济发展的启发,他邀请时任斯里兰卡驻华大使一同走进直播间。
在镜头前,凭借一口流利的中文,他迅速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。几分钟内,数千库存就被“清空”了。这次尝试让他充分意识到直播的巨大潜力。之后,他系统学习直播技巧,研究设备与技术,如今已在中国电商直播领域站稳脚跟,吸引众多外国客商前往公司交流学习。
“他们常问我如何才能打开中国市场?我总会推荐他们参加进博会。在这里不仅能开拓中国市场,还能向全世界的企业学习。”晋兰加说。为更好地与观展者沟通,他每年组建20~30人的团队参加进博会,并要求所有斯里兰卡员工学习中文。“这可能是我过去几年成功的秘诀。会说流利的中文,就能够更好地介绍产品。”
持续多年的合作让晋兰加不仅收获了订单,更结下了患难与共的友谊。他回忆道,疫情期间,斯里兰卡的旅游业遭受重创,很多当地民众收入锐减,但他仍坚持参加进博会。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,他尝试将一款由斯里兰卡妇女手工制作的马扎,通过进博会引入中国市场,没想到马扎在直播间一上架即售罄,后续增长的订单为当地村庄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,他还收到了来自村庄的感谢信。
未来会越来越美好
今年进博会的现场,晋兰加在西装上特意别上了一枚印有中斯两国国旗的徽章。和许多年轻人一样,他也有“集章”的爱好:他在挂牌绳子上别满了历届进博会有趣的徽章,每一个都能让他娓娓道来一段独特的进博展会经历,“这些都是我精挑细选的,剩下的徽章我都留在家里”。他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“斯路通”,谐音“丝路通”,寓意中斯两国互联互通。
如今,斯路通已链接100多家斯里兰卡工厂,将其产品引入中国。斯路通在中国的业务,从一线城市扩展至二、三线城市。
每届进博会上,除了中国客商,许多其他国家的客商也常来体验斯里兰卡产品,并希望向母国引进。尽管晋兰加的业务重心在中国,但他从不忽略这些来自全球的机会,总会将这类需求向斯里兰卡工厂反馈。“进博会的魅力,在于它向全世界敞开大门。”晋兰加感慨道。
如今,晋兰加更加繁忙,几乎每个月都要飞回斯里兰卡视察工厂。他还在第八届进博会上把斯里兰卡香料和新鲜水果引入中国,并在北京开设了一家斯里兰卡餐厅。
进博会越办越好,晋兰加的信心也与日俱增:“因为进博会,斯里兰卡和中国联系得更紧密了,两国在互鉴互通中共同前进,我相信随着合作的加深,未来会越来越美好!”

更多精彩内容请扫二维码大的正规配资平台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